返回

太平记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3章 中黄太乙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家父与蔡公算是堂兄弟,属下叫他一声叔父!”

    “嗯,难怪!”冯绲捋了下颔下胡须,笑道:“张伯慎与我在雒阳时相熟,他的夫人乃是令叔的姊妹,你遇到张伯慎也要叫一声姑父了!算来也是自家人了!”

    听到冯绲称自己“自家人”,蔡不疑心中暗喜,赶忙应道:“家父与襄阳蔡公尚未出五服,平日里亲戚间就往来甚多,前些日子其子蔡瑁还和大长秋曹公的孙儿曹公子途经新野,属下也还招待了数日!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那个曹阿瞒吗?”冯绲点了点头:“他年纪虽小,胆子却大,不久前就带着上百宾乘船渡江前往汉寿运粮,途中遇到了武陵太守,将其救了回来。也算是立下了功劳,韩太守和本将军都会在给朝廷的上书里提上一笔的!”说到这里,他稍微停顿了一下,看了看蔡不疑:“你到军中也有些时日了,本将看你平日行事倒也还谨慎,眼下有一桩差使与你,不知你想不想去!”

    “将军有令,属下自当领命!”蔡不疑赶忙道。

    “好!应参军,你说给他听吧!”

    应奉应了一声,便将自己的谋画讲述了一遍,最后道:“你原先在将军帐下做个四百石的军吏,若是领命,便升为六百石,将军承制表你为建武都尉,如何?”

    “建武都尉?”蔡不疑眼睛一亮,俸禄从四百石升到六百石他倒是并不在意,以他家中的资财,倒也不缺这一年两百石的俸禄,但这建武都尉就不同了,虽然只是个杂号都尉,但也是自领一军的领军,论功行赏起来,就得按照领军来算。运气好的话,这一仗打完自己弄个县令、县丞当当还是没问题的。至于危险,投军打仗哪有没风险的呢?想到这里,他咬了咬牙,沉声道:“属下领命!”

    “好!”冯绲点了点头:“我给你十天时间募集人手,除此之外,罗宏!”

    “喏!”罗宏堂外应道。

    “你挑选两百精兵,与蔡都尉一同去,听他号令!”冯琨道。

    “属下遵令!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汉寿县。

    长沙蛮的首领之子雷迁在前面探路,很快他就带回了前面有军队驻守的消息:“从他们的营火计算,至少有五千人,”他说,“旗帜是白色的,上面有一只鸟,有九个头。”

    “是精夫(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对部落军事首领的称呼,这里特指武陵蛮统帅)?”钱文问道。

    “那就没错了,只有那个人敢用九头鸟的旗帜!”刘辛笑道:“再说我们很快就知道了!”他回过头,目光扫过自己身后那支破破烂烂的队伍:大约三百名来自长沙蛮、桂林蛮等七八个部落的武士,除此之外还有四个汉人,他们是那支豫章叛军选出的代表,这是自己那个宏伟计划的种子。他无法想象李固(汉顺帝时的名臣,因为汉顺帝和汉冲帝亡故后两次主张立清河王刘蒜为帝,与大将军梁冀和大长秋曹腾发生冲突,汉桓帝登基后不久,甘陵人刘文、魏郡人刘鲔图谋立刘蒜做天子,事发后李固牵连被害)看到自己和这些蓬头乱发,身着兽皮的蛮夷和叛军混到一起时将会怎么说,事实上,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说。自己是在利用他们还是被他们所利用?恐怕两者兼而有之。

    “我最好先过去!”刘辛对身后的蛮夷武士道。

    “我可不这么认为!”一个武士反驳道。

    “对!”另一个只有一只眼睛的武士用他仅有的那只眼睛恶狠狠的盯着刘辛:“你最好和我们一起,这样如果你撒谎,我就能立刻砍断你的脖子!”

    “为何你会这么想!”刘辛笑道:“我已经在中黄太乙面前向你们发过誓了——”

    “你们汉人的话就像树叶,风一吹就没了!”另一个身材矮小的武士反驳道:“我被你们汉人的官儿骗过,他说只要我们派人帮他打仗,今后就可以不用再缴纳赋税,可他第二年又派人向我们勒索葛布!”

    “欺骗你们的汉人的官儿,又不是我!”刘辛笑着解释道:“而且我是个道人,又是在中黄太乙面前起的誓言,若我违背誓言,就会重病而死的!”

    “不错!”钱文开口了:“当初南华真人起坛请神,在坛前当着中黄太乙起誓,你们当时也都看着了,岂会哄骗你们!”

    听到钱文开口支持,一众蛮人武士都不说话了,倒不是他们对道人口中的“中黄太乙”崇信,而是钱文背后的那支汉人叛军,这些蛮人武士们都知道,这支汉人叛军虽然不过六七百人,但甲仗弓弩齐全,指挥官又懂得汉人的兵法,十分厉害。若非有他们出力,当初荆州刺史刘度也不会战败,更不要说能拿下武陵郡了。

    刘辛感激的向钱文笑了笑,对众人道:“这样吧,你们每个部落派一个人来跟我一同去,其余的人留在这里,不过千万不要自己打起来!”说罢,他踢了一下马腹,不给众蛮子武士犹豫的时间,就向前而去。

    钱文与刘辛并肩而行,在他们身后,七个蛮人武士骑着矮脚马、骡子,甚至驴跟在后面。他们相互之间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,戒备的相互探视,

第63章 中黄太乙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